近日,九一传媒制片厂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建筑与创意设计学院,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走进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研学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艺术与非遗体验,深化民族文化认同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深研细悟共成长
在广东美术展馆内,学子们穿梭于“潮起珠江”“新时代赋”等八大主题展览,近距离欣赏了包括齐白石、徐悲鸿等大师作品在内的900余件中外艺术精品,沉醉于艺术历史长河。
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集中展示了广绣、潮州木雕、粤剧戏服等5项人类非遗、165项国家级及816项省级非遗瑰宝。础滨讲古人、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,让大家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。
看到一幅运用“留水路”技法、金银彩丝交织的“百鸟朝凤”广绣屏风,壮族同学惊叹道:“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鸟图案让我想起我们壮族的壮锦,虽然风格不同,但都是靠一针一线传承下来的手艺。广东的非遗和壮族的传统技艺一样,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,值得我们好好保护和传承。”
面对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,侗族同学兴奋地说:“看着这些承载岭南记忆的非遗技艺,我不禁想起家乡侗族的大歌、刺绣,原来不同地域的非遗,都凝聚着人民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。这次经历让我对自己的文化根脉有了更深的自豪感,也更希望它们能在新时代里传承不息。”
满载而归
此次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不仅是一次艺术熏陶,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寻根与情感联结之旅。学子们在非遗技艺的相通之处增进了理解与情谊,亲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,进一步坚定了守护文化根脉、弘扬民族精神的信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