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优化 2025 级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工作,提炼优秀教学经验,为各专业负责人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思路,2025年9 月 9 日下午 4 点,我校在综合楼 602 会议室组织召开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经验分享会。崔英敏副校长、周大为副处长、各二级学院院长、专业负责人参会,共同聚焦 “高质量新生专业教育” 展开学习交流。
此次分享会特意遴选了在新生专业教育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叁位教师,结合《新生入学专业介绍指导意见培训》核心要求,从专业特色出发分享实践经验,为参会人员提供鲜活的教学参考样本。
数智经贸学院大数据与会计、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负责人甄小燕老师,以 “解决新生真问题” 为核心,分享 “10 大模块 + 学长分享 + 互动答疑” 立体化教育框架。她围绕新生三大困惑展开:用区域产业需求与国家战略数据,阐明专业设立价值;从 “产教融合(合作蓝月亮等公司)、课证融通(衔接 1+X 证书与初会考试)、赛教结合(展示多项赛事获奖)”,凸显专业优势;明确 145 总学分要求,拆解 “三层课程体系”,介绍智能财税实训中心;用 “岗位成长树” 与招聘数据呈现就业路径,详解三种升学方式及专升本喜报;还设计 “三年路线图” 与 “入学任务清单”,搭配校友案例增强说服力,学长分享与互动答疑环节进一步强化效果。
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林国钦老师,以 “精准定位需求,构建专业认知体系” 为主题展开分享。他结合多年新生教学经验,详细拆解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新生教育设计逻辑:从行业发展趋势切入,用 “技术应用场景 + 职业成长路径” 替代传统理论讲解,通过案例演示、校企合作项目介绍等方式,帮助新生快速建立专业认同感。同时,他还分享了 “课程模块分层设计”“师生互动破冰技巧” 等实操方法,强调 “专业教育需兼顾实用性与引导性,既要让新生了解‘学什么’,更要明白‘未来能做什么’”。
建筑与创意设计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涂贞斐老师,以 “用‘设计思维’做新生专业教育” 为核心,分享了艺术类专业的特色教育路径。他提到,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注重 “视觉化、体验感”,因此在新生教育中创新采用 “沉浸式教学” 模式:带领新生参观专业实训基地、解读优秀设计作品背后的逻辑,同时通过 “1 小时快速设计草图”“专业软件入门体验” 等互动环节,让新生在实践中感受设计魅力。他强调,艺术类专业新生教育需 “弱化说教,强化感知”,并详细介绍了 “专业教育方案迭代机制”—— 通过收集新生反馈、跟踪后续学习效果,持续优化教育内容,这一动态调整思路为参会人员提供了新的工作视角。
分享结束后,崔英敏副校长对三位老师的精心准备与精彩分享给予肯定。她指出,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是 “立德树人” 的重要起点,也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。此次分享会需借鉴分享经验,针对性化解新生困惑,希望各专业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结合《新生入学专业介绍指导意见》进一步优化教育方案,吸收经验,通过清晰指引、价值传递,让新生安心就学,推动我校新生专业教育工作整体提质增效,为后续人才培养筑牢基础。